共和:持续培育壮大特色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近年来,共和县紧扣“两个国家级一个省级”重大工程建设目标任务,以“提质、稳量、补链、扩输”为路径,把发展“五大”特色优势产业作为主攻方向,通过优化调整种植养殖结构、强化农畜产品加工产业链、深化乡村旅游新业态,不断培育壮大特色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深挖“土”
立足资源优势谋划特色产业
以省级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重点示范县建设为契机,在优化产业布局、加强品牌建设、加强良种繁育、加大科技投入力度等方面深耕细作,着力构建以环湖、切吉、塘格木等地区为主的环湖现代草地生态畜牧业经济带,以龙羊峡、恰卜恰、铁盖、廿地、沙珠玉等地区为主的沿黄现代循环农业经济带和以龙羊峡库区为中心的沿黄冷水养殖适度开发区“两带一区”现代生态农牧业新发展格局,助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近年来,先后投资4.38亿元,在全县各乡镇实施牛羊养殖、繁育等产业发展项目72个,投资1500万元,实施建成千亩油菜、千亩蚕豆等特色农产品良种繁育基地3处。
同时,打造青稞、蚕豆、肉牛(羊)、冷水鱼在内12种重点特色产业,建成良种制种、繁育、扩繁、推广基地20处,种植养殖合作社、家庭农牧场187个、产业化龙头企业13家、产业化联合体4个,牦牛、藏羊产业集群2个。
做精“特”
延长产业链提升产品附加值
积极构建“生产—加工—冷链—品牌—营销”五位一体的产业链体系,加快“生态文明畜牧业+”建设步伐,大力支持农畜产品加工创新技术项目研发,努力提升牦牛藏羊精深加工、原有饲草料加工能力,完善乳制品冷链物流体系,打造农畜产品特色品牌,推进特色农畜产品“产加销”一体化发展。先后投资3800万元,培育孵化SC认证菜籽油生产企业3家,研发共和小菜籽油单品3款,建成牛肉干、牛杂、沙棘原浆、三文鱼饺子、小银鱼制品等生产线7条。
做大做强“天路飘香”“共舞和美”等区域品牌,注册农畜产品商标32个,认证牦牛、藏羊、青稞、油菜等特色产品14个、地理标志产品2个,农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62%。持续加大对外推介力度,通过推介会、展销会以及开设专卖店、网络销售等多渠道,推介牛羊肉、菜籽油等特色产品60余种,完成交易销售额2.8亿元。充分发挥联农带农的利益联结机制,2023年专业合作社及家庭农牧场经营收入达7925万元,完成分红550万元,惠及农牧民300余户。
打通“融”
以农文旅融合赋能乡村产业
以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建设为契机,依托青海湖、龙羊湖等独特的旅游资源,按照全州“三点一线”和全县“一圈两湖四城”旅游发展总体思路,挖掘境内“山湖林草光沙”旅游资源,认真编制《共和县全域旅游总体规划》《共和县乡村旅游总体规划》《湖滨观日之城建设总体规划》等旅游发展规划,高标准建设倒淌河镇游客服务中心、东大山游客服务中心、龙羊湖西岸生态旅游景区等旅游基础服务设施。先后投资8800万元,建成龙羊峡镇龙羊新村韵彩山庄、龙羊峡镇后菊花村九曲里、铁盖乡恰恰湾沙漠旅游营地等乡村旅游接待点及旅游扶贫项目。
通过文化旅游+村集体经济+农牧户的发展新模式,投资1.086亿元建成青海湖南岸娄拉沟、南山观景台、吉祥八宝谷、班禅敖包等旅游景点6处,环湖旅游接待能力全面提升。特别是黑马河镇班禅敖包观日景点抢抓创建青海湖国家公园有利机遇,创新打造“党建+乡村旅游”工作模式,自2023年7月景点试运营以来,整合资金393.2万元,累计接待游客56万人,净收入990万元。
(来源:中国网)